目前,铝土矿磨矿过程由操作人员根据长期的经验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进行控制。现场测量人员定时筛析检测分级溢流的粒度和浓度,然后由操作人员根据所测数据来调节各环节的加水量,从而进一步控制下一时刻的粒度和浓度。同时由于铝土矿的性质、设备和流程本身的原因,使得整个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铝土矿磨矿过程是一个闭合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且磨矿机入口处的变量下料量、给水量、返砂量与排矿水量、溢流量等众多因素相互藕合,如给矿量大时,溢流量和返砂量也会相应增加,排矿水量上升时返砂量和给水量也随之上升。此外,这些因素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使得磨矿机理复杂。
2.一些关键变量无法检测,例如,磨机返砂和磨机排矿通过溜槽输送,流量无法测量;由于磨机封闭的结构、旋转撞击的工作方式等工艺特殊性,使得磨矿浓度无法直接实时测量;磨机内部钢球的变化无法得知。目前,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很少量的信息依据经验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使控制存在盲目性,造成流程波动大,严重影响了矿浆的质量,限制了磨机的处理能力,能耗和钢耗大。
3.给料扰动大。我国铝土矿多为一水硬铝石型矿,与国外的三水铝石矿相比具有品位低、选择性破碎强等特殊性,且矿源变化频繁,不同批次的矿石破碎性质有时差别较大,然而,不同铝土矿的破碎特性未知,无法根据矿石性质对生产条件进行调节。
4.对我国一水硬铝石矿浮选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满足浮选所需粒度的情况下,要尽量放粗一水硬铝石和脉石矿物的粒度才有利于浮选,然而,实际生产中仅对-200目以下的颗粒含量进行考察,而不关心更细颗粒(例如-325目)的含量在-200目颗粒含量中所占的比重,易造成物料的过磨。
5.球磨机转速率在临界转速以下以恒速运转,从来不随装球量等操作条件的变化而调节,存在优化操作以提高生产率的空间。
6.由于矿浆中矿石沉淀过快,造成采样和分析数据存在误差,物料衡算不准。因此,对铝土矿磨矿分级过程进行建模,以进一步实现优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球磨机的磨矿过程非常复杂,难以用简单的模型来描述,造成建模困难。